牛仔布征服世界
牛仔布征服世界
2009年,俄亥俄州柯蒂斯市9歲男孩埃雷克·漢森(eric Hanson)從一個裝有33088條牛仔褲的陳列柜里探出頭來。這些牛仔褲是由國家地理兒童雜志(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magazine)在華盛頓回收,用于制造房屋隔熱材料。
850年,一位名叫列維·施特勞斯的男子在美國以1.46美元售出第一批專利注冊的牛仔褲產品。這批褲子兜口數量多,由結實耐用的帆布制作而成。與普遍看法不同,最早的牛仔褲消費人群是礦工與淘金者,并非牛仔。正是利維·斯特勞斯售出的這一批牛仔褲在日后成為了世界暢銷的“牛仔”服飾。
1873年5月20日,“利維·斯特勞斯”公司獲得以金屬鉚釘加固褲子口袋的獨家許可。
生產開始后不久后,公司就從灰色面料改為更具吸引力、經久耐用的藍色面料,取名為“牛仔布”,即“法國城市尼姆”。直到20世紀中葉,Lee, Wrangler и Cooper 品牌出現前,“李維斯”品牌在牛仔服飾行業中沒有任何競爭對手。
“李維斯”牛仔褲初期使用的是昂貴的天然靛藍原料。但德國化學家阿道夫·馮·拜耶于1878年發明了合成靛藍替代品,從而大大降低了牛仔褲的制造成本。
20世紀下半葉,牛仔褲市場又誕生出Calvin Klein, Diesel, Gap, Guess, Mustang, Polo, Tommy Hilfinger, Zara品牌。
帆布牛仔褲的第一個高光時刻來自1956年美國電影《巨人》,主演詹姆斯·迪恩身著牛仔褲的形象得到年輕人們的競相模仿,穿著牛仔褲變為常態。這也引起了許多與老一輩人群的沖突。他們無法理解,為什么青少年穿著工作服在公共場所走來走去。
1996年,米蘭春夏系列時裝秀上展出的“詹弗蘭科·費雷”牛仔褲服飾作品。
2003年,一名阿富汗喀布爾婦女在街上挑選藍色牛仔褲。
2005年,韓國首爾“李維斯”(Levi's Jeans)員工展示僅為1厘米長的世界最小牛仔褲。
2014年,梅雷迪斯·維埃拉、薩凡娜·古思里和布什·哈格身著“媽媽牛仔褲”參加NBC萬圣節主題活動。
2014年,英國歌手麗塔·奧拉(Rita Ora)埃塞克斯郡切爾姆斯福德的海蘭公園舉行的V文化節上表演。
紐約警察局拘押的少年犯。
匈牙利哈特萬市警察穿著溜冰鞋巡邏。
德國布滕海姆市“利維·斯特勞斯”博物館展出世界上最古老牛仔褲 “內華達牛仔褲”復制品。
加州州長阿諾德·施瓦辛格坐在“10號藍色警察”服裝廠的一堆牛仔褲旁。
韓國模特在巨大的藍色牛仔褲前擺拍。
法蘭克福浴具展上一部穿著牛仔褲的水盆。
墨西哥男子何塞·路易斯·阿布托(Jose Luis Aburto)推著一車未完成的Guess牛仔褲。
巴黎“阿爾托”時裝展。
北京公用電話廳張貼的美國牛仔服飾廣告。
身著牛仔裝的模特薇拉·蒙羅(左)與康蘇埃洛在倫敦街頭擺拍。
LEJE Slash牛仔褲。
伊麗莎白·赫利在紐約與模特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