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姑娘巴黎開面館60元一碗 法國人把湯都喝光
楊旎琨在做甜點。
楊旎琨,31歲,出生于渝中區,2008年從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后赴法國留學。出于對法式甜點的熱愛,從學習金融統計專業轉行學習甜點制作,現在法國巴黎開了一家“椒糖的小面鋪子”。
■聲音
“我想讓法國人在他們的塞納河邊,吃到我們原汁原味的重慶小面。”
■對話
記者:我看你們價格還是挺高的?
楊旎琨:還好吧。一碗二兩小面7.8歐元(折合人民幣近60元),一碗紅油抄手9歐元,一碗炸醬酸辣粉9歐元。這個價格,其實當地客人普遍都還能接受。一天下來,我賣四五十碗小面沒問題的。
記者:法國暴恐襲擊的時候對你生意有影響嗎?
楊旎琨:雖然離我們店很遠,但襲擊發生后我還是關店一周。周圍其他店鋪也都差不多,有的甚至半個月才開門。
記者:店名為什么叫“椒糖”?
楊旎琨:想開一家中法融合的店店。而且我不光要把地道的重慶小面帶到巴黎來,也想把地道的法式甜點帶回重慶去。
當重慶辣椒遇上法式甜點,“椒糖”油然而生。
在法國巴黎第五區,在渝中區長大的楊旎琨就開了這樣一家貫通“中法”的小吃店。“我想讓法國人在他們的塞納河邊,吃到我們原汁原味的重慶小面。一碗小面下肚,再來一塊甜點,安逸!”
金融學子卻做起了生日蛋糕
“大學之前的生活太過平凡,就不用多說了吧?”楊旎琨說,2008年,剛大學本科畢業的她來到了法國,做起了金融統計專業的研究生。
到了法國,楊旎琨說自己的人生開始“不平凡”。“到了法國不到一年,我就迷上了法式甜點,非得天天嘗一口。”等到單純的吃都滿足不了楊旎琨的時候,她總算明白,自己來法國原來是為了“偷師”甜點手藝的。
“想通了”的楊旎琨,第二天就跑到里昂一所廚藝學校,正式拜師學起了法式甜點。2013年,學成歸來的楊旎琨和兩個朋友一起,在巴黎第五區租下一間13平方米的店鋪,合伙做起了蛋糕生意。店名叫“椒糖”。“每個生日蛋糕賣30至80歐元,銷路也很好,就是累。”楊旎琨說,做一個蛋糕要1至3個小時不等,有次她一天就接了15個蛋糕的活,一整天都不敢合眼。
從重慶買來配方私人定制
光做生日蛋糕,費時費力不說,楊旎琨發現也沒辦法滿足自己對吃的更高追求。“做了蛋糕半年多,就想做一些更復雜的、更有挑戰的東西給老外吃。”
既然如此,何不做碗家鄉重慶的小面?“重慶小面是一款發源于山城重慶的地方特色傳統小吃,小面屬于湯面類型,麻辣味型,狹義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面……”在“椒糖”的菜單上,楊旎琨對重慶小面做了詳細推介,“重慶小面的名氣越來越大,成了重慶美食的一張名片,法國人怎能錯過呢?”
于是,在法國各大美食推薦APP上走紅的“椒糖”就此誕生。“店里的花椒都是我從國內帶過來。”楊旎琨告訴記者,由于法國買不到重慶小面的主料——水葉子面,她還專門在重慶買了個正宗配方交給巴黎的商店定制。
法國客人把面湯都喝光了
如今,“椒糖”除了賣小面,還有抄手、酸辣粉、米粉、米線等供客人選擇。
楊旎琨笑著說,雖然店里的客人仍以中國人為主,但其實法國本地人也不少。“有個法國南部的大叔,特別逗,他第一次吃小面就被這個味道迷上了。”原來,這個客人不僅津津有味地把最后一根面條都吃完了不說,最后還把紅油面湯都喝得一干二凈。
既然叫“椒糖”,也不能光只有椒。楊旎琨說,雖然蛋糕做得少了,但甜點還是在做。“本來法國人就有吃完正餐后來點甜點的習慣,因此我就做了戚風蛋糕卷、葡式蛋撻以及中式點心這些,基本上每天都有顧客吃完了專門讓打包甜點的。特有成就感!”
有時下午3點才能吃午飯
眼看著生意越做越火,楊旎琨說自己也開始考慮擴大經營。
2015年4月,隔壁一家泰國餐館轉讓,于是楊旎琨直接把50多平方米的店面接手了過來??蛇@時人手又成了問題。
“現在店里除了有2個專職員工外,其他員工都是兼職的。”楊旎琨說,要想在法國請一個稱心的中餐員工著實不容易。“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,店里沒了主事的人,結果服務質量沒人監督,不少客人都在網絡上給了差評。那一次挫折確實讓自己挺有感觸的。”
可招不好人生意怎么辦?那就挽起袖子自己上吧。楊旎琨說自己有時從上午11點要忙到下午3點多才能吃午飯。“其實也有累得不想干的時候,但后來咬咬牙也就堅持下來了,累并快樂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