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石:我只是一個符號
王石
“當你仰視著我,你看到的王石只是一個符號,這個符號充斥著被世俗反復夸耀的成功,卻跟我毫無關系。”在最新拍攝的廣告片中,王石以平緩的語氣講述著一個被世人誤解的自己。
不管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當中的“捐款門”,還是留學(微博)海外之后關于其與萬科總裁郁亮之間的分歧傳聞,作為房地產行業明星人物的王石,總是容易被動地陷入到各種各樣的傳聞當中,但他鮮有回應。他有微博,但他只關注了65個人,大部分微博的內容也只關乎生活的足跡,似乎與其在萬科董事長的角色毫無關系?! ?ldquo;
我從沒有特意去關注誰,一般都是朋友說你應該關注我,或者推薦我關注什么,我才會關注。”3月中旬的一個上午,在上海的一家私人會所里,身著格子襯衫、黑色皮夾克的王石精神俊朗,笑談微博、登山、公益和慈善,甚至興致盎然地跟我們講起了小笑話。那一刻,似乎萬科年代已是他一個很遙遠的從前。
當下的萬科卻遠未有王石這般瀟灑,經歷年后的“毒地板”風波和精裝修房質量危機事件后,萬科成長的煩惱逐一顯現。而讓萬科感到最無奈的是,坊間還流傳著王石董事長與管理團隊之間存在分歧的各種傳聞。
這些傳聞的起因有多個版本,其中之一是萬科的商業地產戰略。2010年之后,也即王石留學海外的第一年,萬科一改以往專注住宅地產的發展模式,開始涉足商業地產領域。盡管萬科管理層解釋,萬科的商業是為了住宅而商業,跟其他開發商是完全不同的取向,但如此重大的轉型在“王石時代”顯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:1995年時候的王石就曾很強硬地把萬科旗下的寫字樓、酒店等非住宅的產品全部改為住宅,并從此確立了萬科的住宅地產模式,這種模式十幾年來從未發生過變化。
對于這些似真似假的傳聞,王石的回應簡潔而明確。在他看來,問題不在于有沒有分歧,而在于如何對待這些分歧,“只要不是致命的,即使你認為這個決定不是你的意圖,你也要尊重,這樣對萬科下一代管理團隊的成熟、成長才有幫助。”
作為萬科的董事長,王石從三個方面定義了自己的角色:把握方向、任用人選以及萬科出問題的時候承擔責任,“我覺得我是蠻稱職的。”
隨著王石將自己海外留學的時間延長至五年,萬科對于他而言更多的只是代表過去的一段經歷。未來幾年,王石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倫敦、耶路撒冷和伊斯坦布爾,他還未想過退休。“我的個性是喜歡自由、挑戰自我。”他追求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,或許正如其代言的廣告詞所言:“經歷決定了這個世界,用自己的經歷定義自己。”